本报记者 曹卫新

10月27日,协鑫能科(002015)发布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1亿元,同比增长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5亿元,同比增长25.91%;每股收益为0.6元,同比增长25.92%。

“公司以绿色能源运营及综合能源服务主业为基础,驶入能源交通融合的重量级组合赛道。目前,两大业务板块进展都比较顺利,公司将在能源生产及能源消费两个重要领域同时发力,为促进‘碳中和’目标达成做出必要的贡献。”协鑫能科总经理费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装机规模持续提升

前三季度净利润超去年全年

聚焦绿色能源运营和综合能源服务的协鑫能科近年来装机规模持续提升,业绩稳步增长。

公司立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资源富集地区,服务包括三星、富士康等1500余用户群,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对电和热旺盛的需求为公司业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4197.64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2797.14MW,风电892MW,生物质发电60.5MW,垃圾发电116MW,燃煤热电联产332MW,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合计占比超92%。

“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投产装机容量517.6MW,较2020年末增长14.1%。装机规模持续提升,带动了公司业绩的良性增长,未来公司还将持续拓展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大力开发毛利相对较高风力发电项目,适度开发燃机热电联产及垃圾发电项目,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费智告诉记者。

三季报显示,受燃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现金增长幅度大于电、蒸汽等销售现金流入的增长幅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出现了下滑,但仍维持正值,达14.74亿元。单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4.67亿元,归母净利润3.06亿元,毛利率21.28%。从整体来看,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盈利水平。

换电业务推进顺利

有望打开二次增长曲线

2021年迎来“碳中和”投资元年,协鑫能科加快转型的新路线蓝图浮出水面。今年3月份,协鑫能科公告电动汽车换电业务发展规划,谋求移动能源战略转型。围绕出租车、网约车、重卡的换电业务,公司重点布局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五大区域,与多家企业、政府达成重要战略合作。9月份,公司在苏州、南京、无锡、成都等10座城市达成170座换电站以上的项目合作。

三季报显示,协鑫能科的换电业务在产品开发、车企合作、客户合作及市场开拓上均有斩获。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实现重要突破。公司首座自主研发的重卡换电站投入测试,全流程调试圆满成功,并获得换电领域的首项软件著作权,为新品上市奠定了基础。在车企合作方面,公司与三一重卡、吉利商用车、福田商用车、合众汽车等多家整车厂达成战略合作,为适配多种换电车型的换电站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协鑫能科将‘十四五’的换电站目标规划设定在6000座以上,未来可以服务5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市场开拓方面,江苏、四川、广东、河北等区域已开展换电业务的市场推广,目前有30座城市的换电站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将在年底投入运营。”采访中,费智告诉记者。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再度引发业内关于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讨论。

协鑫能科移动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李玉军告诉记者,“传统燃油车加油三分钟可以跑600公里,新能源汽车充电一小时,仅能维持300、400公里的续航,归根结底还是能源补给效率较低所致。自上个月起,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超过了17%,增量幅度就像S曲线,来到了爬坡阶段,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效率不能满足行业的快速增长。“

在李玉军看来,智能出行正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自动驾驶的时代很快要到来了,智能化的冲击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

“目前仅仅依靠充电,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在实际操作中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比如车电分离等,特别是ToC端而言,换电将是解决行业痛点的有效方法。”李玉军表示,“协鑫能科利用已有的清洁能源发电业务,向移动能源领域拓展,公司正在大力推进‘电港模式’,来帮助解决上述能源补给效率较低的问题。”

(编辑 才山丹)

推荐内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