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带动汽车智能化持续升级,在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下,座舱成为智能化关键,车载显示作为人车交互的窗口,是座舱智能化的直接体现和车企差异化竞争焦点。液晶仪表+中控+HUD三屏布局成标配,开启3.0信息交互时代。HUD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 HUD布局加速,3D AR-HUD或为未来发展方向。新国标实施在即,电子后视镜市场有望迎来0-1增长。显示技术升级+创新方案落地,智能座舱向第三生活空间演变,外围附件市场逐渐形成。
液晶仪表+中控+HUD三屏布局成标配,开启3.0信息交互时代。
(资料图)
车载显示产品多元化,调研数据显示,未来1-2年,主机厂单车平均屏幕搭载数量或将达到7个,液晶仪表+中控屏+HUD或成标配三屏模式开启3.0信息交互时代,副驾娱乐屏、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为主要选配产品。总体车载显示单车价值量超万元,标配产品价值量达到5189元。
HUD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 HUD布局加速,3D AR-HUD或为未来发展方向。
三屏交互时代,HUD逐渐从选配走向标配,装配车型均价下移至十万元级车,4月新车中近40%车型搭载HUD,随车型销售放量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HUD布局加速,4月新车搭载占比60%超过W-HUD,进入规模化应用拐点,DLP、LCoS成像方案受主机厂看好,多技术路线共存将成常态。随AR融合度不断增强,3D AR-HUD或成未来发展方向,AR导航、3D虚拟形象应运而生。
新国标实施在即,电子后视镜市场有望迎来0-1增长。
2023年7月1日,国家标准号为GB15084-2022的《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将正式实施,为国内电子外后视镜的上车提供机会。北汽魔方、吉利路特斯等车企均已明确未来将搭载电子外后视镜,主机厂具备搭载意愿下,规模化量产和域融合方案落地促进硬件降本,电子后视镜有望迎来0-1增长。
显示技术升级+创新方案落地,智能座舱向第三生活空间演变,外围附件市场逐渐形成。
供应商和主机厂双重驱动下,显示技术不断升级。目前车载显示技术以LCD为主,由低端液晶屏(a-Si LCD)向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转变,OLED、Mini LED陆续上车,调研数据显示,OLED为未来1-2年主流显示技术成调研主机 厂共识,其次为LTPS和Mini LED。Micro LED显示产品逐渐面世,巨量转移等技术的突破下,2023年或将迎来量产元 年。同时,激光投影、光场屏、3D显示屏等创新显示方案探索落地,随着AR/VR、全息投影、激光投影技术的发展, 车载显示逐渐从2D走向3D。结合智能汽车座舱极佳的音响环境、氛围灯、智能座椅、香氛系统等,用户五感被充分调动,智能座舱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第三空间,沉浸式体验需求不断增加,车载游戏、AR眼镜、VR头显以及其他外接设备或可逐渐上车,智能汽车外围附件市场逐渐形成。
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车载显示市场规模将达1100亿元左右。其中,中控屏、液晶仪表、HUD、副驾娱乐屏、 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后视镜渗透率分别为78%、66%、43%、26%、18%、10%,市场规模分别为521亿元、211亿 元、192亿元、159亿元、42亿元、38亿元。技术不断升级和主机厂打包采购模式下,建议关注车载显示产品布局广泛,技术布局前瞻的相关供应商,建议关注【德赛西威】(汽车组与计算机组联合覆盖)、【华阳集团】 (汽车组与通信组联合覆盖)、【华安鑫创】、【京东方精电】、【光峰科技】(电子组与家电组联合覆盖)。
风险提示: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