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也是纪念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当天,“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

10月18日,以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走进“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展厅,可以看到我国年代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

座谈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致辞中指出,上山文化的保护、研究及宣传,对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及成就,展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博物馆历来高度重视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工作,此次联合主办“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就是要全面揭示以上山文化为代表的东亚稻作文化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生动阐释中华民族为稻作农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上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节点,应将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井头山遗址、田螺山遗址等作为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上山遗址的发掘、整理、研究、展示工作,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更好展示、宣传上山文化的意义,努力服务社会。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表示,浙江将上山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利用作为“文化浙江”建设的重点,确立申报世界遗产的目标。浦江县委书记俞佩芬代表上山文化遗址联盟介绍了相关工作规划思路。

上山文化有何特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介绍,相较于长江中游同样显露若干稻米信息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上山文化有三个显著不同的特点:第一,上山稻作包括栽培、收割、脱粒加工和食用的系列内容,一种崭新的农耕行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第二,走出洞穴,占领、定居于新石器时代活动中心的旷野地带;第三,上山稻作是一种没有中断并出现稳定进步的文化现象,随着上山文化的发展而传播。

会上,国内外知名考古学者认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地,上山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相关研究发现,在上山文化早期,上山文化的夹炭红陶就与其他地区的陶器存在差别,具备器形复杂多样等特征。

据了解,上山文化2000年首先在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2006年11月, “上山文化”正式命名,成为目前所发现的浙江乃至我国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至今已在浦江、嵊州、龙游、金华、永康、义乌、兰溪等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相较于河姆渡文化及跨湖桥文化,此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分别早了3000年及2000年,将浙江地区的文明史推进到一万年前。

“经过20年发掘与研究,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我国考古学界泰斗级人物、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向在此次座谈会发来贺信,信中提到,浙江省推动上山文化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十分有意义,有利于向全社会展示稻作文明对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有利于加深世界对中国悠久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记者 孔繁鑫)

推荐内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