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台新作“艺聚大上海”,拓展“演艺大世界”圈层。10月14日至12月5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举行“演艺大世界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作品囊括国内两年的新创剧目,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形式。截至目前,展演季已吸引约3万余人次走进剧场,话剧《北上》、杂技舞剧《化·蝶》、舞台剧《惊梦》、粤剧《白蛇传·情》等叫好又叫座。

十余台新作首次亮相受到上海观众,尤其是Z世代观众的喜爱,也激起了围绕“红色、经典、新创”等关键词的艺术探讨。专家认为,此次展演季不仅体现了中国文艺原创的澎湃活力,更探索了新时代舞台艺术的发展新路径、创作新空间。有些展演季作品以历史记忆和精神标识为基,开拓主题创作的全新领域,用文艺凝聚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有些作品则融合古今中西的艺术表达,用充满现代感的创作手法重塑经典,呈现出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走进历史深处,将照亮历史长河的名字具象为鲜活的革命者形象

新时代的舞台艺术创作如何让红色记忆直抵人心?在“演艺大世界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中,多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红色底色与中国气质。

唯有以剧情撞开观众的心扉,作品才能收获最大的共鸣与掌声。由陈薪伊执导、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北上》率先亮相此次展演季,带领观众回望初心使命,为新时代里新的远航增添乘风破浪的力量。该剧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诚邀并护送爱国民主人士,从香港出发北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故事。为了让观众“看完、看懂、看进”北上故事,剧组整理出30多万字的基础材料,剧本曾四易其稿,大小调整不下20次,力求呈现人物的立体

话剧《北上》展现了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芭蕾舞剧《旗帜》描摹出为理想信念前仆后继、接续奋斗的英雄群像。在舞台上建构起多个时空,《旗帜》以多线并置叙事和当代视角审视广州起义的革命岁月,赋予作品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和鲜明的芭蕾艺术风格。筹备期间,主创团队充分研究史料,挖掘起义过程中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事迹,探寻背后触及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动点。通过捕捉革命先辈身上的个、理想、信念,以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亲情、爱情、友情,《旗帜》凝结出完整的历史人物形象。

展演季作品不仅聚焦党史重大节点时刻,也将目光对准那些照亮历史长河的名字,塑造具体而鲜活的革命者形象。在浙江婺剧团新作《信仰的味道》中扮演陈望道,对90后演员李烜宇来说是极大挑战——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年纪亦在30岁左右,但两人身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迥然不同。为了演绎出角色的厚重感和书卷气,李烜宇避免使用大幅度的肢体语言,而尝试通过不同情境中的眼神变化来表达情绪,以麒派遒劲有力的念白来刻画精神。当感情积蓄到最饱满处,李烜宇才用一个甩袍动作,释放陈望道心中的愤懑,这也是他在剧中唯一一次尽情展露戏曲身段。

以生活化姿态演绎角色,为舞台表演打开更广阔的空间。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歌唱祖国》聚焦音乐家王莘创作《歌唱祖国》的心路历程,讲述他从恩师冼星海手中接棒传递艺术精神的故事。舞剧从王莘的生活小事切入,通过朴实无华的故事,反映老百姓对新中国的热爱、感激和期盼。为了贴角色,青年舞者刘迦与主创团队一同采风,与王莘家人交流,观看大量影像资料,深入了解角色。“这个角色非常贴生活,用肢体演绎的时候,需要通过更多细节展现内心表达,让观众相信我就是生活中的王莘。”为此,他甚至尝试练钢琴,从中寻找作曲家的生活状态,提炼角色的人物个

融通古今中西艺术表达,让传统题材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和时代意义

融合型、创新作品如何用当代表达和现代审美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杂技舞剧《化·蝶》、粤剧《白蛇传·情》、民族舞剧《红楼梦》等展演季作品融通古今中西艺术表达,让传统题材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和时代意义。

由赵明执导、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排的杂技舞剧《化·蝶》用多元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通过当代舞台表演形式化“技”为“剧”,赋予肢体动作更深刻的情感内涵和文学底蕴。从为人熟知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提炼出新意,从古老的爱情经典中萃取符合时代思潮的当代感,将杂技融合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来传递复杂的思绪。“16年前,杂技《天鹅湖》是首次尝试用杂技技巧演绎西方故事;现在,《化·蝶》也是艺术创新的破茧成蝶,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掘和再创造。”总导演赵明说。

广东粤剧院的《白蛇传·情》以“情”为切入点,完美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原创舞剧《白蛇·人间启示录》则将传统故事架构在未来时空中,探索人与仿生人之间的情感、智能危机等问题;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则通过舞蹈界新生代的视角走进经典文学巨著。“以古典舞铺设基调,以现代舞渲染悲剧意味,大胆融合、无缝嫁接为今天的中国舞剧创作展现一片广阔的天地。”舞蹈评论家方家骏说。

据悉,此次展演季不仅汇聚了阎维文、曾小敏、陈佩斯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领军人物,还集结了多位著名艺术家及青年艺术人才的新作,这些委约作品以单场演出的形式亮相上海舞台。其中既有著名作曲家郝维亚的科幻歌剧《七日》,有著名编舞侯莹编导的舞剧《消失》,还有“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的6部原创新作。高质量创新之作集聚上海,为“演艺大世界”圈层拓展提供有效支撑,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带来蓬勃活力,全面助推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

(记者 宣 晶)

推荐内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