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到南,中国的海岸线绵延曲折达1.8万多公里。

这条中国经济的“弓背”上,矗立着一座座向海而生的城市。他们靠海吃海,也同样不断升级着自己开发和保护海洋的能力,守望着这片“中国蓝”。

从大连出发,沿着我国的海岸线,让我们一起盘点下中国海洋装备的“大武库”们吧。

01 大连

从1898年算起,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造船基地,已经有超过120多年的历史。

这座东北第一大港口城市,开创了中国海洋装备工业发展史上的80多个第一,包括1958年开工建设新中国首艘万吨级远洋货船,1998年打破日韩垄断拿下国内首个VLCC订单等。

2022年我国订单量排名前10的船舶制造企业,大连坐拥其二,分别是大连船舶重工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

大连还是我国“海军舰艇摇篮”,从上世纪70年代建造出我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到2012年9月25日交付的“辽宁号”,中国海军的大量舰艇Made in Dalian。

02 葫芦岛

离开大连,驱车四百多公里,就可以来到“关外第一市”——葫芦岛市。

这座辽宁最年轻的城市,在中国海洋装备上资历一点也不年轻。中国唯一的核潜艇装配厂——渤海造船厂就位于葫芦岛。

除了打造“定海神针”外,葫芦岛市还是全球泳装的重大产地,全球每卖出四件泳装,就有一件来自葫芦岛。

03 天津

葫芦岛南下四百公里,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天津就跃入眼帘。

天津和葫芦岛一样,都擅长研制“深海装备”。2021年,海油工程公司研制的“深海一号”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台,实现3项世界首次和13项国内首创,目前已经可以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满足了粤港澳大湾区1/4的民生用气需求。

另外一家天津企业昊野科技,则是助力双潜水器“奋斗者号”和“沧海号”深海互拍,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海洋装备一直是这座北方工业重镇的拿手好戏。1880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在天津开工建设,成为我国第三所近代造船厂。如今,天津在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港口航道工程、海洋风能装备四大领域已经建立海工装备产业体系,2020年产值近270亿元。

04 

离开天津,沿着海岸线行驶,走出一个V字,就来到了台。

这座“八仙过海”神话故事的起源地,正在以极富想象力的方式,发力“航空、航天、航海”。

台的海,既是我国海上卫星发射基地,也不断耸立起越来越多的海上牧场。其中,由当地知名的海洋装备企业——中集来福士集团,打造的“经海001-008号”,目前是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台。

除了建起座座“海上粮仓”,这家企业还研制出了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台“蓝鲸1号”、“蓝鲸2号”。它们在我国可燃冰试采中承担重任,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台市近海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台,新华社图,唐克摄)

05 威海

台往东不远,就是以“威震海疆”命名的威海。

史上的威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

如今的威海,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威海研制的油田守护船、海洋科考船等先进船舶和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高端客滚船、重吊船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70%、80%。

威海还是个喜欢机器人的城市。2022年6月,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1500米深海铺缆机器人就在威海成功入海测试,全套设备上千种零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同时,威海还在研发和应用生产机器人,来实现鱿鱼加工、钓具制造等全流程机械化自动化。

06 青岛

沿着威海的海岸线,往西南开去,让咱们走进“帆船之都”青岛。

青岛是我国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拥有全国30%海洋科研机构。

同时,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也十分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是国家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聚集了北海造船、中船柴、中海油、海西重机、中船集团海装院等50余家船舶海工制造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

其中,北海造船在超大型矿砂船上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在大型散货船市场上也是全球领先。2022年,该企业接单量位居世界船厂排名第六位。

07 南通

告别青岛,一路南下六百公里,便来到了长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

中国近代史上,南通拿下了多个全国第一,比如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大学、第一座博物馆等,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如今,正在打造世界级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的南通,依然是第一不断。全球首制深海动力定位原油转驳船、全球首座浮式天然气液化和存储驳船设施、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等等众多国之重器,都从这里诞生。

凭借“靠江、靠海、紧邻上海、承南启北、辐射长江中上游”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南通吸引了中远川崎、中远海工、招商局重工、振华重工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全国名列前茅的船舶修造基地。

08 靖江

从南通沿着长江而上,下一站便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产业带——靖江。

“全国造船看江苏,江苏造船看靖江。”靖江只是江苏泰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但是其全年的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和新增订单量,都将近全球的十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江苏的40%多。

2022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排名前十的企业有3家在江苏省,其中两家在靖江,分别是排名第一的扬子江船业和排名第四的新时代造船。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让人惊叹的民营造船巨擘,早期是从造木船慢慢起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抓住1万至5万吨“大厂不愿造,小厂不能造”的市场缝隙,逐步积累,才走上了如今“造大船”之路的。同时,靖江老乡们还有意识地进行错位发展,致力于一起打响靖江造船的牌子。

09 扬州

靖江朔江而上,就来到了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的“扬州板块”。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作为长三角唯一一个长江、淮河、大运河都流经的城市,扬江坐拥黄金水道十字路口,自古商贸发达,造船业兴盛。

2022年,扬州地区造船完工量超过770万载重吨,约占江苏的1/3,全国的1/7,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江苏作为全国第一造船大省,其境内除了“南通、泰州、扬州”三大造船板块外,苏州、无锡、镇江、常州、盐城港等地,都是海洋装备产业的集中区。

据悉,以上所提及的城市,都将派海洋装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参加10月12日-15日在福州举办的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海装展)由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链链长中国船舶集团主办,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海洋装备展示窗口、专业化的海洋产业技术融合台、海洋装备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

据组委会介绍,中国船舶集团将广邀我国海洋装备领域骨干力量和主要供应商,展出行业最新成果、传递发展方向动态。主展区位于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设有船舶制造、数智科技装备、绿色能源动力、海工装备等15大细分展区,另在福州冠城大通广场和冠城大通游艇会设置有游艇及游艇生活方式分展区,以及在福州港马尾青州作业区设置有船艇分展区。首届中国海装展的规模将达10万平方米,届时将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船东、海洋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责人、设备采购商等超5万名专业客商与会。

大量的海洋装备“国之重器”也将与大家实现零距离。如台湾海峡首艘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轮、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东海救102”轮与救助直升机等各领域难得一见的“代表”也将现身展会,观众可大饱眼福。

中国船舶集团还将其久负盛名、一年一度的海洋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大会移师本届海装展现场举办。此外现场还举办有航天技术在海洋装备应用研讨会、船海产业产品技术交易会、中国船舶低碳发展论坛、中国船舶行业ESG竞争力论坛、数智海洋创新论坛等多场干货论坛及OP帆船体验、船艇模型制作亲子体验、仿真航行表演与体验、遥控帆船室内表演赛等丰富多彩的趣味科普活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

热点新闻